大學導師的工作4:家長的處理

--

在面對高關懷的學生時,很多導師非常糾結的一個部分,就是家長在其中的角色。有些時候,我們會看到學生對於家長的介入感到極度焦慮,但是站在學校的角色,很多時候好像又不得不讓家長知道。因此這次的文章便要來談這個主題,究竟導師可以處理家長的部分呢?

導師需要讓家長知道學生的事情嗎?

通常來說,只有法律規範且嚴重的內容,才會有絕對的必要性通知家長。這些事情包含:自殺、自傷、性侵、性騷擾、家暴,學校在知曉後需要做通報,視情況需要啟動調查並且讓警政系統做介入。

但是,這並不是說其他的狀況就不需要讓家長知道,而是要視學生的狀態做評估。有些時候,家長及早的介入可以讓系統更早知悉學生的狀況,藉此提供合宜的處理避免問題擴大。但是這樣的處理,都是建立在對學生的了解之上,導師必須記得告知家長「是為了怎樣的目的」,以及更重要的事情是「怎麼讓家長的參與變成助力」,而不是變成攪亂一切的禍源。

有的家長,自己就是學生的壓力

並不是每個家長都是溫柔與支持孩子的。有的家長可能自己就有情緒的困擾,有的家長則極度缺乏親職功能,根本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;而一些更為嚴重的家長,可能對學生會有肢體或精神的虐待,孩子與他們的互動只是感受到痛苦與傷害。

因此,我們不能夠預設所有的家長在知道孩子的狀態後,都能夠對學生提供幫助,甚至有一些家長越知道孩子過得不好,他們可能越會加深對孩子的傷害。也會有一些家長雖然態度上是支持的,也表達他們關心孩子,但他們可能做出來的行為卻導致完全相反的效果。

曾經有老師對學生說,「你爸媽都很關心你,你怎麼都不讓他們知道你的事情呢?」但實際上導師根本沒有跟家長碰過面,所謂的「很關心你」只是這位老師對於家長的想像。如果這位學生的家長其實一點也不關心他,說出這句話的老師無論是出自多大的善意,大概學生都很難對他產生信任。想要靠近別人,我們就會需要了解到別人的世界,也許跟我們以為的是完全不同的。

了解家長的狀況,才知道如何溝通

如果經過評估後,認為還是需要將學生的事情告知家長時,導師可以與諮商中心進行協調,由某一方進行告知。但不管這個責任落在誰身上,要做的都是與學生進行討論,也先了解學生家庭的狀態。

光是知道要把事情跟家裡說,有的學生可能就直接激動地要求導師不要將事情說出去。導師則可以給學生這樣的回應:「從你的反應,我感覺出你對家裡有一些擔心。你可不可以讓我多知道一點你家的狀況?你覺得他們如果知道了,後面會發生什麼事情?」

當對家裡有多一些理解後,導師可以這樣告訴學生:「因為現在你的狀況比較嚴重,我會需要讓你的家長知道。但我希望讓他們知道,是因為希望有家中的人可以幫助你,不過我不熟悉你家中的狀況,你能不能跟我說,如果我一定要跟你家中的誰說這件事,誰會是最好的人選?我怎麼表達可能會是比較好的?」這個時候,學生通常就可以說出一些比較合適的人選,而導師也可以與學生討論,怎樣的說法會比較合適。

實際告訴家長時的做法

當學生的家庭狀況較為複雜,且可能學生會很擔心家長的反應時,導師可以在告知時與學生一起。說完之後,導師可以先做的事情是先與家長確認,他聽完之後的反應是什麼,以及後續可能會想要怎麼做。導師可以這樣說;「王爸爸,詩嘉現在有在學校的諮商中心接受諮商,主要是他之前因為發生一些事情,所以在學校有自傷的狀況。我們都很擔心他的事情,因此也想要讓爸爸這裡知道一下。不知道爸爸你聽完之後有什麼想法?你之後可能會有想要怎麼做嗎?」

如果家長的情緒變成很激烈,導師這時候可以稍微做一些緩衝,回應家長的情緒:「我知道你對他自傷這件事情很生氣,但是他會做這件事情,也代表他的心情真的很不好,很需要人關心。我們學校後續會再繼續協助詩嘉,如果爸爸有一些想法的話,可以再跟我們連繫,後面我們也會再與詩嘉一起討論看怎麼辦。」

如果家長的反應不好怎麼辦?

比起國高中生,大學生的年紀已經較為成熟,且有較多獨立自主的能力,家長直接對學生的影響力已經減少許多;而且很多的學生是離鄉背井,甚至有一些學生是交換學生或留學生,他們的家長也不在學生所在的縣市,也不一定能夠提供直接的協助。

因此在輔導學生時,家長能夠提供協助自然是最好的,但是當發現學生的家庭狀況相當複雜,甚至可能成為學生的壓力時,還是建議以學生本身的狀態為優先,有餘裕再將學生的家長拉進來一起協助。如果這些家長真的狀況太過複雜,且對學生持續產生負面的影響,導師可能也會需要與諮商中心一起討論,來減少可能干擾學生穩定的因素。但無論是怎樣的處理,這個過程最好都有學生的參與,學生也曾從支持的同時,也學習更有彈性與技巧的處理自己的家庭議題。

家長的處理是一個非常不容易的部分,很多時候看到家庭後,才發現學生背後還有許多複雜的狀態需要處理。但也是如此,有時候才能理解學生過往的生活有多不容易。處理家長的資源,需要的是對於家庭系統的覺察,不是直接將家長拉進來後就要家長處理,之中有非常多細膩的思考,這是可以多思考的部分。

--

--

陳劭旻 諮商心理師

用諮商心理師的觀點來理解政治與社會議題,也推進心理諮商在社會的發展。粉絲專頁:心理師小蜜蜂 陳劭旻諮商心理師